您現在位於 - 焦點新聞
|
打造夢想 中市庇護工場助身障者
【記者張奕晴/台中報導】為協助具有工作意願但能力尚待培養的身心障礙者,透過庇護性就業的高密度訓練,提升社會適應力與職能技能,台中市目前設有「餐飲烘焙」、「清潔服務」等5型態庇護工場,透過個別訓練逐步邁向一般就業市場。
勞工局長林淑媛表示,市府依據每位障礙者的身心特質與需求,提供不同階段、個別化的職業重建服務。 近三年,已成功協助23位庇護員工轉銜至一般性職場,其成功關鍵除了庇護工場訓練期間的高密度個別化支持,也包含訓練過程導入的「可移轉性設計」。
林淑媛指出,透過庇護就服員系統化建構工作流程概念,結合就業市場需求,設計可與一般職場接軌的技能教導方式,例如觀光休閒型庇護工場安排產品製程,會參考一般工廠作業員與包裝員的工作流程,將其融入庇護員工的訓練,在轉銜到一般職場時,能迅速適應並縮短磨合期,有效提升就業穩定性與成功率。
為協助企業雇主更了解身心障礙者的就業需求與工作特質,勞工局透過職場體驗方式,讓雇主觀察身障者的工作適性與特質,由庇護就服員從旁協助與分析,再依企業聘僱需求調整障礙者的工作模式,使雙方無縫接軌,提升成功進用機率。 近三年已成功轉銜8位庇護員工進入一般職場。
勞工局也期盼社會大眾不再以「愛心認購」,或「公益關懷」看待身障者產品與服務,透過支持及政府資源的投入,他們也能成為勞動市場中的一份子。
圖說:透過庇護性就業訓練,瑪利媽媽清潔高手先鋒隊效率獲肯定。 (中市勞工局提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