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4. 3 PM 13:20 Thur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5, 4. 2  Edit this Page


不定時炸彈 主動脈支架置放解除動脈瘤危機

【記者林富貴/新北市報導】已高齡91歲的陳女士平常有高血壓病史,但因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大,血壓變得不穩定,日前因為胸痛、呼吸喘被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
心臟血管外科宋鎮宇醫師透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陳女士的縱膈腔擴大且左側肋膜有大量積液,進一步電腦斷層追蹤發現是直徑約6公分大的胸主動脈瘤破裂合併血胸,當下緊急接受主動脈支架置放手術,術後一週平安出院,並經由藥物穩定控制血壓,目前已恢復正常生活。

主動脈連結於心臟,負責將心臟輸出的血液供應至全身器官,是人體最大的動脈血管。
所謂的主動脈瘤指的並非腫瘤,而是指主動脈有不正常膨大的現象,通常發生在胸部或腹部。
正常而言,主動脈直徑約3公分,若膨大直徑超過1.5倍就是主動脈瘤。
主動脈瘤在發生初期多半不會有徵兆,且主動脈位於體腔深部,難以經由觸診發現,通常都是經由胸部X光、健檢腹部超音波或者心臟超音波意外發現的,因此若是膨大到一定程度而有破裂出血情況通常都是萬分緊急,可能合併嚴重胸腹痛及休克,所以又被稱之為「隱形的體內不定時炸彈」。
其中高血壓更是主要危險因子,會增加主動脈壁壓力,導致主動脈瘤增大,而有破裂風險。
宋鎮宇醫師指出:「主動脈瘤就像吹氣球一樣,被吹開之後就無法恢復。
據統計,主動脈瘤的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中有7人,其中將近八成為65歲以上長者,且男性發生機會高於女性。
若經發現,務必要接受治療,否則一旦破裂或剝離,死亡率達9成以上。

若以現今治療方式來說,大多數的胸主動脈瘤及腹主動脈瘤若解剖構造評估適合便可考慮主動脈支架手術。
醫師將從鼠蹊部劃一3至5公分小切口,利用穿刺股動脈導引支架至動脈瘤位置,再將包覆支架的人工血管展開,讓血液順利通過,達到避免動脈瘤持續擴大破裂之風險,成功率達九成,且對於年紀較大或是本身有心肺疾病的患者,可以大幅減少手術風險及術後併發症。
宋鎮宇醫師補充說明,若診斷是升主動脈瘤或複雜性主動脈弓瘤的病人,考量動脈瘤能可能涉及心臟冠狀動脈及腦部頸動脈,手術選擇還是會以傳統人工血管手術縫合方式為主。

主動脈瘤難以在初期被發現,宋鎮宇醫師提醒,民眾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天氣溫差大時應注意保暖,平日則須定時量血壓且定期健康檢查,讓疾病提早被發現,用適切的治療維護美好人生。

圖說:宋鎮宇醫師細心看診。










 

 
  綜合新聞


「玩具愛分享」玩具復活節十年有成 侯友宜與400名親子共玩

南投縣清明節食品抽驗結果全數合格 保障民眾飲食全安

致勝國際力挺南投縣警察人員捐贈外傷軟膏應援執勤

桐花季將至 南投縣政府將與
埔里、國姓、魚池、名間等辦多場桐花祭系列活動


JR東日本大飯店台北端午粽禮早鳥優惠85折起
首推限量「帝王魚翅鮑魚粽」


雲林社區劇場十年有成,偶頭工藝成亮點,創意展現無限,打造專屬地方的戲劇盛宴!

健康減重新標竿
嘉基減重中心 榮獲「卓越體重管理中心」認證


紀念蔣公逝世50週年
朱立倫主席率團前往慈湖陵寢致敬


Aim『新南向』一站式服務國家產業經濟特區受矚目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