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
發現藝術新面貌 中美館帶領探索街景
【記者張奕晴/台中報導】台中綠美圖年底開館,市立美術館推出「OpenSpace-遊走城市的藝術計畫」,帶領市民走進舊街區,探訪當代藝術空間,透過走讀及工作坊活動,探索城市多元且獨特的藝術面貌。
中美館館長賴依欣表示,中美館從中部美術史與在地文化發展中擷取有趣的觀點,規劃5場次不同主題的走讀活動探訪台中舊街區,探訪地點包括台中教育大學林之助紀念館、鯉魚藝廊、毛刺Glitch和窯座等在地藝文空間,並與藝術家、學者、表演團體等共同規劃,結合多元的藝術體驗活動,期盼在中美館在開館前,帶領民眾了解城市的藝術地圖。
首場活動由藝術家黃冠傑帶領至美軍駐臺影響的美村路街區,並走進「鯉魚藝廊」體驗藝術團體「三古三土」結合農耕播種器的創作。 第二場「中部藝術發展街區走讀」則由藝術史學者沈裕昌帶領走訪過往中部藝術家生活的場域,並邀請景向劇團帶領民眾透過讀劇,認識臺灣膠彩畫之父林之助的創作與生活情景。 兩場次皆參與的學員分享,透過走讀對臺中藝術發展有了更多的認識,對中美館開館也產生更多的期待。
中美館將再舉辦3場不同主題的走讀活動。 6月中美館將帶領大眾走進中西區街道,探訪資深藝術家創作和生活的場景;另一場次則探訪位於柳川河岸的藝文空間「毛刺Glitch」,並探索當代的次文化場域。 中美館7月也將帶領大家認識台中教育大學周邊1960至1970年代興起的「步登公寓」,了解無電梯集合住宅的歷史與特色,並認識座落其中的藝文空間「窯座」。 各場次皆特別安排藝術家進行展覽導覽或藝術創作體驗,供市民親身發現藝術在城市中與生活對話的樣貌。
圖說:藝術家黃冠傑與民眾一起發掘曾是美軍駐村影響的街景。 (台中市立美術館提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