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5. 14 AM 03:03 Wedne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5, 5. 13  Edit this Page


從海平面下出發 《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5月24日登場!

【記者譚國民/報導】萬眾矚目的「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即將於5月24日(六)於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濕地登場。
今(14)日由雲林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雲林縣口湖鄉李龍飛鄉長、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洪粹然執行長、成龍社區發展協會田日蒸理事長,以及優人神鼓藝術總監黃誌群老師、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計畫主持人蔡旺晉老師,邀請民眾於5月24日,一同來到成龍濕地,再度感受這片土地的堅韌與美麗。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成龍濕地曾經是一片地勢較低的農地,因超抽地下水地層嚴重下陷又接連受到颱風侵襲,引發海水倒灌,原有約100公頃農地逐漸演變成現今的鹽分沼澤溼地,而村民原賴以維生的農業,變成以養殖漁業為主,生活困難。
然而,成龍濕地與全國其他濕地最大的不同,在於濕地與村落居民共生共存,休戚與共,有這群居民守護自己居住的濕地,由下而上的影響民間團體、地方政府與中央機構,現在也正朝著其他濕地推廣單位推展生態保育、藝文扎根、向海洋學習的示範基地前進。
而「流動藝術饗宴」是文化觀光處於疫情期間發展出的活動品牌,大幅度改變表演形式,讓原本熟悉的室內演出,搬到戶外,與大自然、古蹟歷建融合一體,其中「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更是經典安排,以夕陽落日餘暉的光芒與濕地水面相互倒映出的景色為舞台背景,這樣的安排斬獲德國ReddotDesignAward、日本GooddesignAward、美國IAAMUSECREATIVEAWARDS、義大利A’DesignAwards、荷蘭IndigoDesignAward等6座國際大獎。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表示,成龍濕地是雲西最美的東方明珠,亦是雲林縣重要的觀光景點,最美的時刻正是夕陽即將落下,落日餘暉的光芒與濕地水面相互倒映出的景色;而「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最大的特色就是以這優美的自然景色為舞台,讓表演者與大自然進行一場沉浸式的演出,每年都獲得廣大的迴響。
今(2025)年活動主題以「海平面下」為主軸,除將活動規模模擴大舉辦外,更將結合成龍社區、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國內外藝術家等,辦理一系列活動,加入在地資源,擴大擾動在地能量,邀請大家來到成龍濕地,親自探索一場藝術與環境的對話,並揭開成龍濕地的神秘面紗。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陳璧君處長進一步補充表示,成龍濕地是雲西最美的東方明珠,活動主視覺設計更是不能馬虎,「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絕美主視覺,以「海平面下」為活動主軸,是運用「水下的世界」為隱喻,邀請觀者從不同視角審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從主視覺畫面中,可以看到夕陽緩緩落入水面,映出如夢似幻的天光倒影,同時象徵土地沉沒與環境逐漸消逝的危機,引導觀眾省思眼前的美麗是否能被永續守護。
依藝術的角度,以「日落映照水面」為主體意象,選用柔和的海洋藍與夕陽橘為主色,中央以圓形光暈象徵夕陽,隱喻自然與藝術交會的核心場域;其光暈與水平線相接,形成「海平面下」的意象延伸,畫面紋理採用類似膠卷噪點與柔焦暈染技法,傳遞濕地水氣瀰漫、流動不定的質地感,讓觀者在視覺上感受到「流動」的情緒與節奏。
整體構圖留有呼吸空間,搭配簡約而富韻律的文字排列,突顯藝術與自然共生的設計主軸。
另一靈感來自雲林縣沿海一帶日益嚴重的地層下陷問題,過度抽取地下水、農業發展與氣候變遷使得沿海地區逐年下沉,導致農地鹽化、村落淹水,甚至危及居民安全與生活品質。
這不僅是雲林的問題,更是全球沿海地區共同面對的挑戰,透過藝術家的詮釋與視覺呈現,希望讓這些看不見的環境變化,轉化為能被理解與感受的公共語言。

「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從今(2025)年3月份起開始擾動,第一波系列活動,是由觀樹教育基金會邀請知名壁畫藝術家CandyBird,於成龍社區創作《海平面下的聚落》系列壁畫,藉由作品喚起大眾對環境變遷議題的關注,為了讓更多人深入了解這些作品背後的故事,觀樹教育基金會同步舉辦了「尋找壁畫」活動,邀請來訪民眾在探索壁畫的過程中,認識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與成龍社區的在地記憶;第二波則是在4月份,成龍社區發展協會自主舉辦的《2025年成龍濕地社區藝術行動》-土地親像花,這是疫情後首次重啟的社區藝術行動,今年邀請四位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進行為期三週的駐村創作四件裝置藝術作品,分別為:王彥臻(台灣)創作的「落地生花」、張國耀(馬來西亞)創作「花仍在」、SehribanKöksalKurt(土耳其)創作「地彩之環」、KatharinaEckert(德國)與童郁豪(台灣)共同創作「運」,4件作品皆運用在地環保材料,並融入成龍社區的歷史與故事,轉化為只屬於這片土地的嶄新風景。

第三波活動,則是5月24日(六)由雲林縣政府主辦的「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也為今年的成龍濕地帶來更不一樣的藝術風潮,今年的環境劇場將由縣內知名團隊─蔦松藝術高中,更力邀享譽國際的台灣演出團隊─優人神鼓演出《聽海之心》,除了需要適應搭設在濕地的舞台外,兩個團隊還須將舞蹈、擊鼓、靜坐、武術與濕地故事背景做融合,引領觀眾進入濕地與社區居民共同走過的生命歷程,體驗一場結合感官與土地情感的沉浸式演出。
此外,今年也邀請到裝置藝術家王凱鶴老師,於成龍濕地內創作「成龍御風」裝置藝術,該作品以「位於風頭水尾之地,卻能堅忍不拔,搖身成為文化及生態汩汩潤澤、淬鍊重生。
」為創作理念,透過裝置藝術形式轉化社區居民對濕地的記憶與情感。
除藝術演出與裝置藝術外,因應成龍村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出豐饒的物產與鮮美食材,我們也將這份土地的滋味融入活動之中。

「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除專屬環境劇場可觀看外,現場也安排由「YCDC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規劃的「海市集」,透過「YCDC雲林創意設計中心」文創輔導與媒合平台,邀約海線優質漁貨業者、雲林縣文創業者、胖卡餐車進駐,推廣雲林文化創意產業,提高業者品牌能見度;晚間更規劃舉辦「微醺餐桌」限定活動(此項活動需額外報名收費),微醺餐桌於2020年於成龍濕地首度推出時,即造成熱烈的迴響,2025年將由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YCDC雲林創意設計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成龍社區發展協會、湖口飯吃餐廳通力合作,在夕陽西下的成龍社區,吹拂著微風,享用著由口湖在地食材以及雲林的良品們,匯集雲林於一桌當地食材的「微醺餐桌」,透過精緻擺盤與氛圍創造,讓「食」不僅品嚐到食材美味,也讓「食」成為一種藝術品。

「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不只是一次藝術與自然的相遇,更是一場關於土地、記憶與未來的對話,讓藝術走入社區,再從社區走向世界。
5月24日(六),邀請您一同來到成龍濕地,用雙腳走讀土地,用五感感受濕地的生命力,共同見證這片海平面下綻放的花。

相關活動詳情,請持續關注「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雲林創意設計中心」臉書粉絲頁。










 

 
  綜合新聞


南投縣副縣長王瑞德主持南投縣114年第1次
傳染病防治會議暨表揚績優單位


衛福部南投醫院慶祝國際護師節
護理加薪幅度平均16%


竹山龍鳳峽《竹映茶園》、該茶區觀光成績亮眼

網友讚台南農產外銷業績
農業局:還有下一波!


台南白河區公所新廳舍正式啟用
結合蓮花意象獲國家卓越建設獎肯定


從海平面下出發 《2025成龍濕地流動藝術饗宴》5月24日登場!

雲林縣兒童美術比賽頒獎典禮
激發創意,啟航藝術夢想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