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
第11屆亞洲作物學會研討會於台北登場 21國專家齊聚打造亞太糧食安全新願景
【記者廖淳曼/嘉義報導】在農業部、國內農業相關學研單位及產業界全力支持下,由台灣農藝學會主辦之第11屆亞洲作物學會研討會(The11thAsianCropScienceAssociationConference,簡稱ACSAC11)5月19日於臺北喜來登大飯店舉行,展開為期3日的國際研討會,共有來自全球21個國家、近400位作物科學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年輕學者與產業界代表齊聚一堂。 除來自亞洲作物學會日本山內理事長與各會員國國際委員代表外,我國由農業部胡忠一次長帶領所屬農業試驗改良場場所長、中興大學詹富智校長、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及相關學會理事長、產業界代表都親自出席本次盛會。 與會人員以「邁向淨零生產、糧食安全與永續發展」為主題,產官學研專家共同交流研討,以回應當前全球農業因面臨極端氣候威脅導致糧食減產、環境生態遭受破壞之重大議題與挑戰,與會者均表示極為期待。
今(2025)年由ACSA副理事長也是嘉義大學學生事務長黃文理教授代表臺灣農藝學會擔任ACSAC11大會籌備主席,在農業部與各產官學研全力支持下籌辦新冠疫情後首次實體會議。 本屆盛會內容涵蓋永續農業、智慧農業技術、氣候調適作物育種、生物科技應用與遺傳改良策略等核心議題。 會中邀請多位國際學者發表專題演講,展示亞洲新興農業的研究成果,同時設置青年學者論壇與學生海報發表平台,鼓勵跨國學術交流與跨領域合作。
嘉義大學為本次主辦單位之一,積極投入會議籌辦與學術參與,投稿近20篇論文,研究主題涵蓋植物對高溫與乾旱等逆境的調控機制、植物荷爾蒙與轉錄因子功能分析、基因轉殖與分子育種策略、作物多樣性分析與保存、農業副產物的再利用等多個面向,內容扣合大會之淨零生產、食品安全與環境永續等主題,展現嘉大在作物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實力與跨領域整合能力。
林翰謙校長開幕致詞表示,嘉大長期關注作物面對環境變遷之應對策略,並致力於推動基礎與應用研究的結合。 本次研討會的主辦與參與不僅有助於強化嘉大國際學術網絡,更具體展現臺灣農業科研在區域與全球之貢獻。
農業部次長胡忠一博士表示,本屆會議以「邁向淨零生產、糧食安全與永續發展」為主軸,呼應農業部推動之「智慧、韌性、永續與健康農業」四大策略目標,具高度前瞻性與實質意義。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人口快速增長及自然資源壓力日益加劇等挑戰,此次國際會議的舉辦正值關鍵時刻,意義深遠。 胡忠一次長指出,農業部持續以研究創新與國際合作為核心,積極推動臺灣農業轉型。 近年在智慧農業系統、精準農業及生物科技等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不僅有效提升生產效能與氣候韌性,更為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與確保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為促進國際交流與知識共享,農業部大力支持本次會議於臺灣舉辦,期盼藉由經驗交流與夥伴合作,推動亞太地區高品質作物的安全與永續栽培。
台灣農藝學會理事長郭寶錚教授表示,本次會議主題涵蓋作物品種改良、AI與智慧農業、低碳生產、糧食安全與永續創新科技等重點領域,邀請6位各領域全球知名學者專家擔任大會主講人,也安排超過14個分組場次、超過70篇論文專題演講與近160篇海報成果展示,盛況空前。
黃文理籌備主席也表示,此次活動廣邀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共襄盛舉,透過分享各國創新成果與實務經驗,不僅為會議注入豐富內容,也有助於凝聚跨國合作能量,相關研發成果可推動各國農業的持續進步與發展,為亞太地區打造更具韌性與永續性的農業未來。 此外,透過本次會議籌備,重新打造並凝聚國內各學研單位、各世代作物科學領域學者專家連繫平台與良好傳承,為我國下一個30年農業科技發展與願景奠定紮實的基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