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
雲林媽祖文化古物特展國際獲獎三冠王 展現信仰文化力量與保存成果
【記者譚國民/報導】雲林縣政府主辦的「海上來的光-雲林縣媽祖文化古物特展」繼美國繆思設計獎獲得教育類與展覽活動類雙銀獎後再傳捷報,榮獲義大利羅馬設計獎市內設計組展覽活動類金獎,以及英國倫敦設計獎教育類金獎與展覽活動類銀獎,接連斬獲三項國際設計大獎,彰顯雲林文化藝術的深厚實力及宗教文化資產的國際價值。
特展自民國113年11月起於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展覽期間吸引超過二十萬人次參觀,廣受國內外民眾熱烈迴響。 展覽以媽祖信仰為核心,完整呈現其歷史沿革與文化脈絡,透過珍貴古物的展出,串聯雲林縣內豐富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落實文化教育與資產推廣的使命,讓大眾理解媽祖信仰在台灣與全球的深遠影響。
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處長陳璧君表示:「文化資產是城市的精神象徵,蘊含地方厚實的人文內涵,也是城市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她指出,宮廟中的古物不同於一般博物館展品,它們源於生活、也仍持續於宗教儀式中被使用,這些文物正是連結地方歷史與生活樣貌的重要依據。 此次展覽集結北港朝天宮、西螺福興宮、西螺廣福宮、土庫順天宮、麥寮拱範宮、斗六長和宮與六房天上聖母等七大百年宮廟的珍貴文物42件,有北港朝天宮「海天靈貺」匾、土庫順天宮「日本觀音」神像、六房媽過爐專屬跋杯等,讓民眾近距離見證媽祖信仰文化的豐富底蘊與保存成果。
此次特展的國際獲獎,不僅是對雲林縣政府在古物指定、修復與推廣工作上的肯定,也象徵台灣信仰文化走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 陳璧君補充,目前縣府正與多所宮廟與學界合作推動古物修復計畫,包括石榴班長和宮班鳩媽儀仗、北港朝天宮進香旗(道光、光緒年間)等珍貴文物的修復工作皆在積極進行中。 同時,縣內多處宮廟也展開第一階段的文物普查,期望全面掌握文化資產現況,為後續保護與推廣奠定基礎。
展望未來,雲林縣政府將結合藝術創作,推動宗教藝術與現代藝術的融合,透過雕塑、繪畫與攝影等多元形式詮釋宗教主題,深化大眾對信仰文化的認識與藝術欣賞的層次,進一步推展宗教藝術產業與人才培育,讓宗教不僅是信仰的象徵,更是文化創意與地方能量的起點。
雲林縣正邁向打造台灣宗教藝術重鎮的目標,將文化資產保存與藝術創意轉譯同步推動,讓雲林豐厚的信仰文化不僅被保存,更得以向世界發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