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7. 5 PM 21:20 Satur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5, 7. 5  Edit this Page


靈鷲山寂光寺觀音聖號祈福健走 步步安住回到本心

【記者林富貴/宜蘭報導】來自全台700多位信眾,5日齊聚宜蘭礁溪的靈鷲山寂光寺,參加「靈性生態・尋根之旅~觀音祈福健走」活動。
人人雙手合十誠心持誦,行於青山環繞、波光粼粼的龍潭湖畔,繞湖步行齊誦觀音聖號,步步安住回到本心,一步一願與心念同行、與山湖共振,傳遞祝福與願心。
眾人供花供燈並敲響和平鐘,象徵慈悲願力的流轉與延續,祈願護佑蒼生、大地無災、地球平安、世界和平。

靈鷲山是觀音道場,寂光寺是心道法師弘法的重要聖地,位於大自然山林中,山林靈傑、湖光山色相映成趣,孕育豐富物種,是靈鷲山實踐「靈性即生態」理念的重要道場,也是最佳的生態教室與心靈講堂。
開山住持心道法師說,現代人在資訊繁雜的時代,失去與自然大地的連結,也迷失自己原有的靈性;我們對地球做了很多的破壞,全世界都面臨著不安定的生命衝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心生病了,災難之中越是苦難,越要跟緊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跟著祂的願力走,實踐靈鷲山的宗風「慈悲與禪」。

觀音祈福健走活動融合繞湖持誦聖號、祈福供燈到靈性生態市集,處處展現對生命的和諧與尊重,是一場身心靈的殊勝共修。
5日一早,天氣清明,艷陽高照,進行啟程儀式念祈願文之後,寂光寺監院大良法師、法寬法師領眾寧靜環湖誦持聖號,眾人時而閉目靜心、時而放聲誦念,聲聲佛號伴隨,穿透虛空與佛同行,大自然彷彿也隨眾人願心共鳴,在自然的大禪堂放下妄念執著,回到靈性覺知,找回自己的本心;靜中有動、動中見靜,感受天地與人共修的覺知照明。

隊伍回到寂光寺白玉臥佛前,人手一串鮮花供燈禮敬供養佛陀,寫下滿願卡,繫掛祈福區,願以悲心善願共振天地,將持誦功德迴向地球。
最後在敲響和平鐘聲中,祝禱世界無災無難、萬物和諧,眾生平安。
現場「靈性生態市集」設有消暑茶飲、素食點心及環保手作義賣攤位,傳遞永續生活與愛地球的實踐行動;靈鷲山青年團表演「寧靜旅行」、「一起覺醒吧」歌曲,青春洋溢的氛圍傳遞善念,為活動更添熱鬧。

來自宜蘭、羅東、蘇澳的貴賓雲集,包括:宜蘭市市長陳美玲、礁溪鄉長張永德、立委陳俊宇、縣議員林聰池、林麗,鄉民代表莊漢民、黃曜維、張景程,還有礁溪鄉龍潭村長李志文、白雲村長陸天賜、三民村長賴阿華、吳沙村長蕭聰池、白鵝村長林錦嵐亦蒞臨參與,感佩靈鷲山長年投入淨灘、植樹與生態教育的堅持,呼籲民眾珍惜水資源與自然生態。

「寂」靜好修行,「光」明照覺知!大良法師說,7月5日地球災難預言人心惶惶,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特別舉辦「觀音祈福健走」,持誦觀音聖號環湖步行,希望集眾人念力,念念觀音聲聲祝禱,並結合佛法修行與生態關懷,穿越山水、加持大地,讓每位參與者專注當下、感恩土地,在腳步中種下慈悲願力,更希望傳遞師父「靈性生態愛地球」理念,以宗教的力量淨化人心,止惡行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進一步找到覺醒的道路,用信仰的力量,展現學佛的慈悲。

有民眾表示,這不只是走路的健行,更是靈性覺醒與自我生命願力的旅程,透過持誦與行腳,身心被大自然療癒,內心逐漸安住。
也有民眾說,第一次這麼用心走路,以佛號為伴、以大地為堂,感受大悲觀音行願,佛號帶來的平安與清明,步步走回初心,見證「慈悲與禪」的力量,重拾心的寧靜、生活的快樂。










 

 
  綜合新聞


靈鷲山寂光寺觀音聖號祈福健走 步步安住回到本心

「新北校廚營」廚師營養師聯手打造美味新體驗

冬山鄉立幼兒園畢業典禮溫馨登場

2025「好感空間」建材展
藉不同面向探索 勾勒屬於自己好感理想生活


雲林傑團太日樂集重磅回歸!
《樂樂樂》透過藝術力量的聚合感受台灣二十四節氣的風情!


綠色行動全方位展現 臺南市環保績效再獲肯定

張山明感恩的心飲水思源
感恩水利系同班同學共同創業的友情可貴


品味南投成果發表會
南投縣政府展現品牌轉型實力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