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7. 11 AM 07:03 Fri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2025, 7. 10  Edit this Page


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溪頭登場
  臺灣引領亞洲自然金融合作


【記者孟倩玉報導】由國立臺灣大學實驗林管理處主辦的「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於7月1日至3日在溪頭自然教育園區盛大舉行,集結來自九國學術機構代表與永續金融領域專家,就自然資本、生物多樣性與生物信用制度進行深入交流。
藉此次研討會的召開,達成亞洲區推動生物信用國際對接的重要里程碑。

此次會議核心議題聚焦於「生物信用制度」——即企業可透過購買生物信用額度,補償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進而將資金投入於保育與復育行動。
此機制兼具市場導向與永續效益,正逐步成為全球自然金融的重要工具。

世界氣候基金會(WCF)執行長JensNielsen與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親臨會場,肯定臺灣在推動自然資本政策的先行角色。
與會的學術機構包括: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泰國農業大學、馬來西亞沙巴大學、越南國家林業大學、印尼加查馬達大學、菲律賓大學洛斯巴尼奧斯分校、斯里蘭卡賈亞瓦德納普拉大學等,共同完成「亞洲生物多樣性信用聯盟(AsianBiodiversityCreditAlliance)」合作備忘錄簽署。

企業界亦積極參與生物信用制度實踐。
國泰金控與臺大實驗林、泉崴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簽署為期五年的「淺山復育造林生物信用額度方法學」合作案。
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指出,此案將強化森林生態系統服務的量化評估,為亞洲區建構具參考性的示範案例。
臺大校長陳文章強調,臺大實驗林的研究成果將藉此平台與國際接軌,展現臺灣在自然資本治理上的貢獻與領導力。

此外由蔡明哲教授所領導之臺大實驗林管理處團隊,也與玉山銀行合作推動「高山復育造林生物信用額度方法學」專案,聚焦於海拔1,000公尺以上地區特有物種與生態服務之量化模型建構,作為未來國際認證標準的重要基礎。

蔡明哲教授表示,此次會議標誌著臺灣在自然金融與區域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不僅鞏固本地研究成果的國際能見度,更為亞洲生物信用制度的協調與方法對接奠定基礎,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圖:臺大實驗林處長蔡明哲(前排右5)、國際策略夥伴WCF主席JensNielsen(前排右6)、宮保第永續中心召集人林俊明(前排右4)及與會人員於研討會合影。
(圖/泉崴公司提供)









 

 
  綜合新聞


低碳旋風席捲日月潭電動船升級2.0
美食音樂助陣遊湖更精采


「螢火蟲電影院」中部巡映12場
藝文盛宴下鄉放映


南市教育局舉辦:健康促進創意標語設計比賽
創作以多元方式介紹健康概念 讓健康琅琅上口


後備力量挺身而出
嘉義轄內後備軍人輔導中心協力災後復原


台灣歐盟中心歐盟訪問學者Aušra Aleliūnaitė拜會高市府
與李懷仁副市長交流AI智慧城市治理應用


護理職場創新有成
  嘉基獲衛福部獎勵雲嘉區居冠


2025國際生物信用研討會溪頭登場
  臺灣引領亞洲自然金融合作


南市府呼籲
漁船筏災損申請救助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