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新聞
|
金門推動親子復原力講座 縣長夫人許梨羨攜手專家走進社區
【記者廖武龍台北報導】為深化親職教育、促進家庭關係穩固,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與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攜手舉辦「114年金門縣扎根零歲社區串聯宣導講座」,縣長夫人許梨羨特別在蔡厝場次致辭表示:金門的未來要靠下一代,而孩子的成長,最重要的起點就是家庭。
她語重心長的引用縣長的話:「房子蓋壞了可以拆掉重蓋,孩子教養失敗無法重新生重新教。 」
這句話,說出所有為人父母的心聲。
許梨羨說:孩子是我們的寶從出生那一刻起,父母爺爺奶奶就是他們的第一位老師,家庭就是他們的第一所學校。
我們常說,孩子像一張白紙,寫下什麼,就會留下什麼。
0到6歲,是孩子大腦發展最快的黃金期,也是親子建立感情最關鍵的時期。
這段時間,只要我們願意多陪伴、多傾聽、多鼓勵,就能為他們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她特別感動陳龍安教授常說的一句話:「一顆種子可以成就一片森林,一個觀念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
今天我們在這裡種下的是正確的教養觀念、是溫柔的陪伴方式、是用愛滋養孩子的未來。
許梨羨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更多家庭更有信心地當父母、讓更多孩子擁有更美好的童年。
本次講座邀請具戲劇治療專業的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張志豪助理教授,深入社區帶來主題講座「愛在復原力:親子溝通好技巧」,引導家長透過戲劇與對話的方式,學習與孩子建立更具同理與理解的溝通模式。
張志豪老師擁有天主教輔仁大學心理學博士及英國UniversityofHertfordshire戲劇治療碩士學位,長年致力於戲劇治療與復原力教育的推廣,服務對象涵蓋高風險家庭、新住民、青少年等不同族群,累積豐富實務經驗與研究成果。 現任臺灣戲劇復原力協會創會理事長,並於學界與社福領域持續倡導「以劇說心」的生命重建理念。
在本次講座中,張老師以簡單互動劇場、角色扮演、身體語言練習等戲劇元素,讓家長親身體驗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內在感受,並進一步帶領大家思考「怎麼聽孩子說,也讓孩子聽得見大人的心」。 透過設身處地的表達與體驗練習,家長不僅學習到情緒覺察與溝通技巧,更重新認識家庭對話的重要價值。 有家長分享:「以前總覺得孩子不懂事,今天才發現,是我沒聽懂他的情緒訊號。 」
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吳玉華主任指出,本計畫依據教育部政策推動,將持續串聯金城、金湖、金沙、金寧與烈嶼等五鄉鎮社區資源,推展「零歲起步」的教養觀念,透過專業講師進入社區,強化親職支持、婚姻溝通與情緒教育,讓家庭教育走進日常生活,也讓孩子的未來有更穩固的起點。
胡璉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教授参與了每一場次的親職教育講座,他以創造力專家的立場指出:父母在教養過程中,遭遇多大的困難,就有多大的創造力來突破教養的困境。 扎根社區的親職列車,正在一站站實踐希望與改變,陳龍安教授以創意父母快樂孩子為主軸,逐一將他畢生研究的專題貢獻給鄉親,本次講座第九站於蔡厝社區及官澳社區舉辦,張志豪教授融合戲劇體驗與心理教育,期望引導家庭在生活壓力與育兒挑戰中培養韌性與正向互動,而陳龍安教授則以實際容易引起孩子學習興趣的杯子魔術,用“問想做評”的策略,具體實踐「扎根零歲、家庭共好」的核心理念。
圖:推動親子教育講座,金門縣長夫人許梨羨攜手專家走入社區,引起熱烈廻響。 (陳龍安提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