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8. 7 AM 10:47 Thur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北台新聞

  2020, 12. 3  Edit this Page


中西醫合療 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

【記者林富貴/新北市報導】姚女士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友,進行藥物治療兩年,體質虛寒,行走坐臥間容易咳嗽、胸悶和喘不過氣,加上手腳時常冰冷,嚴重影響睡眠,前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診。
謝伯駿醫師針對四個核心穴位予以針灸治療,並輔以中藥調理其體質,既有的西醫治療加上中醫合療,三個月後,姚女士氣喘吁吁情形有明顯改善,也不再因活動而咳嗽,至今治療逾八個月,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有2.1億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和醫療系統成本造成巨大影響。
謝伯駿醫師說明,COPD為現代診斷疾病,中醫將其歸類為肺脹等疾病,典型症狀有喘、咳、痰及活動後喘等。
現代醫學一般會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或支氣管擴張劑來降低發炎、打開呼吸道,使呼吸更容易,而中醫則會在望聞問切並參考肺功能檢查等數據後,針對改善心肺功能,增強患者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避免其在換季或溫差變化大時,誘發症狀加劇之情形。

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團隊與謝伯駿醫師合作,利用系統性文獻回顧與統合分析,發現配合西醫常規治療,合併針刺療法能更進一步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生活品質,並應用機器學習執行關聯性規則分析,深入探討各種穴位刺激療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療效,最終分析出足三里、風門、膻中及定喘這四個穴位可作為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核心穴組。

謝伯駿醫師說,醫師會根據患者當日就診的病情不同,以這四個核心穴位與其他穴位做搭配,比如姚女士過去易伴隨頭暈,便可搭配風池及百會穴等,或足三里搭配側三里與側下三里,以此增強呼吸肌肉的力量,對改善症狀有相當的療效。
在西醫治療的前提下,配合每周一次的針灸治療和中藥調理體質(如定喘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小青龍湯、麥門冬湯或百合固金湯等處方),患者在三個月左右會有明顯進步。
特別提醒民眾,因個體病情不同,不建議民眾私自行抓藥。
而COPD患者的針灸療法可作為合併療法進一步改善症狀,不建議完全取代常規藥物治療;胸部針刺治療時不要過深,以防刺傷肺部組織造成氣胸,有暈針史者也須注意。


圖說:謝伯駿醫師示範針灸膝蓋下約四橫指的「足三里」。
(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綜合新聞


交通部公路局與地方攜手
全力災害復原重建家園


南市府衛生局公布114年第二波市售飲冰品抽驗結果

關切防災補助、安置機制
陳怡珍呼籲正視災民實際需求


高溫作業預防熱危害 高市勞工局辦理工地觀摩
籲強化巡查、熱適應、補水、休息與降溫防曬


仁德地區鐵路立體化可行性研究
第2場地方說明會 蒐集民眾意見


從眼睛到心靈 臺銀人壽用保險照見幸福生活
榮獲2025保險信望愛三項大獎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