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
各國紛紛發布新冠疫苗接種戰略 這場已致全球超過155萬人死亡的疫情是否將隨疫苗到來而終結?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期,各國頻頻傳來的關於新冠疫苗的消息令人振奮:阿聯酋給予中國國藥集團新冠滅活疫苗正式注冊,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與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疫苗在英國和巴林獲批投入使用,法國、羅馬尼亞、葡萄牙、墨西哥等國發布接種戰略,俄羅斯和英國啟動大規模接種。
新冠大流行被認為是“西班牙流感”以來人類遭遇的最嚴重公共衛生危機,這場已致全球超過155萬人死亡的疫情是否將隨疫苗到來而終結?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日前表示,新冠疫苗研發進展使人們開始看到“隧道盡頭的光芒”,但要結束新冠大流行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前,疫苗產量、分配狀況、接種工作的組織和效率等都將影響接種進程,世界多國正在制定接種計劃,專家普遍認為,應優先為老年人、基礎疾病患者和一線醫護人員等高風險群體接種,譚德塞強調,在推廣新冠疫苗的最初階段,由於每個國家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接種疫苗,因此各國政府、社區和個人應繼續使用經過驗證有效的新冠應對工具,這一點至關重要。
如何實現新冠疫苗在全球公平分配,尤其是確保其在發展中國家的可及性和可負擔性,是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一道難題,近來一些國家表現出的“疫苗政治化”言行,一些富裕國家爭相囤貨等“疫苗民族主義”苗頭,都將損害國際社會團結抗疫的努力,譚德塞強調,“結束這一流行病和重新開放經濟的最快方法是從保護世界各地風險最高的人群開始,而不是僅僅保護某些國家的全部人口”。
為了確保所有國家都能公平、及時獲取疫苗等防疫工具,世衛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等共同牽頭成立“獲得抗擊新冠肺炎工具加速器”並制定“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但項目目前仍面臨較大資金缺口,仍需國際社會進一步提供支持。
↑圖說:中國新冠滅活疫苗亮相(資料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