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
美國大選最終決定在選舉人團投票 由於美國特有的選舉人團制度 選舉的最終結果並不是由選民投票直接決定 而是在各州遵循“贏者通吃”的規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大選日已過去月餘,拜登與川普到底誰贏了,至今尚無定論,雖然拜登本人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拜登已勝選,但川普方面仍未承認敗選,14日,美國選舉人團將進行投票,這或將使本次大選的結果“塵埃落定”。
當地時間11月3日,美國迎來大選日,與以往不同,雖經美聯社公布的選舉結果顯示拜登獲勝,但由於川普拒不認輸,並在多州發起訴訟,選舉結果仍未完全確定。
這一僵局看似無解,實則是因為大選流程尚未結束,由於美國特有的選舉人團制度,選舉的最終結果並不是由選民投票直接決定,而是在各州遵循“贏者通吃”的規則,哪一方的得票率高,該州的選舉人票數盡歸其一人。
目前,美國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已經確認了選舉結果,拜登和川普預計將分別獲得306票和232票,而勝選的“門檻”則為270票。
根據選民投票結果,各州選舉人將於12月14日在各自的州進行投票,結果將於2021年1月6日在國會正式公布,獲得多數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將最終贏得大選。
通常而言,各州的選舉人都會將其手中的選票,投給在該州選民投票中勝出的候選人,不過,這並不是硬性規定,在一些州,選舉人可能投給他們喜歡的候選人,而不用考慮選民投票的結果。
如果某個選舉人投的票與該州選民投票結果有出入,該選舉人就會被稱為“失信選舉人”,這樣的情形在2016年的大選中就曾出現,不過,美國選舉史上尚未出現過因“失信選舉人”改變大選結果的情況。
按照美國大選流程,如果拜登在選舉人團投票中獲勝,他將於202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國第46屆總統,屆時,美國也將開啟“拜登時代”。
↑圖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選舉人投票現場(資料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