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
中國加速研究“人工肺”國產化 讓“救命稻草”不再是“奢侈品”多家科研團隊正在嘗試對ECMO關鍵核心部件進行攻關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俗稱“人工肺”的ECMO替代人的心肺功能,在體外進行呼吸循環支持,為患者贏得救治時間,被稱作“救命神器”。
ECMO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是目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最核心的支持方法,它通過將人體內的靜脈血引出體外,經過特殊材質的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後,再注入病人動脈或靜脈系統,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續的氧氣供應,同時排出廢氣,以維持患者生命。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ECMO屢建奇功,成為重症肺炎患者的“救命稻草”,2020年1月22日,武漢中南大學啟用ECMO成功救治了湖北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同一天,國家衛健委正式將ECMO納入其中,同時它還出現在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推薦的疫情防治所需設備清單裏。
不過,目前ECMO在中國大陸的使用例數並不多,費用昂貴、使用門檻高等原因,將患者擋在了門外,根據報告顯示,大陸ECMO的均價為165萬元(人民幣,下同)/台,而移動ECMO則需要約300萬元/台。
更高的門檻是對醫療團隊能力的要求,搶救一個患者,至少需要4人默契合作,在前不久推出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發展高端醫療設備,促進臨床急需境外已上市新藥和醫療器械盡快在境內上市,成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題中之義。
江蘇省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教授陳旭鋒陳旭鋒說:“ECMO的價值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一年來,國內多家科研團隊正在嘗試對ECMO關鍵核心部件進行攻關,我們也在申請參與ECMO的臨床驗證,希望能盡快實現ECMO的國產化”。
↑圖說:ECMO是一種醫療急救設備,是目前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最核心的支持方法(供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