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10. 9 PM 18:57 Thur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2025, 9. 18  Edit this Page


最新研究有助治療腦損傷
重複性腦創傷或會改變年輕運動員腦細胞 常見於美式橄欖球運動中


【記者林孟論/外電報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神經科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年輕運動員反複遭受腦撞擊,會在出現神經退行性疾病跡象很久之前,就引起腦細胞的神經元損失和炎症。

論文作者表示,這一研究結果或有助於解釋暴露在接觸式運動中的個體的早期症狀,或可指導今後旨在提早識別和治療腦損傷的研究。

該論文介紹,慢性創傷性腦病(CTE)是一種與重複性腦撞擊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常見於美式橄欖球一類的接觸式運動中,目前,該疾病只能通過死後檢測特定腦區有tau蛋白異常堆積來診斷,然而,許多年輕運動員在該蛋白出現前就會有症狀,說明有必要理解早期的腦改變。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通訊作者、美國波士頓大學JonathanD.Cherry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28名51歲以下個體的死後腦組織,包括沒有腦創傷史的8人,無tau蛋白堆積跡象的9名接觸式運動員,以及診斷為早期CTE的11名接觸式運動員,除一人外的所有人都是美式橄欖球運動員。

研究發現,無論CTE狀態如何,所有接觸式運動員的神經炎症、血管損傷和神經元損失都比非運動員對照組更高,尤其是,論文作者發現,接觸式運動員的表層皮質層神經元比沒有腦創傷的年齡相當個體少了56%,這是一個參與思考和情緒的關鍵區域,這種神經元損失與tau蛋白堆積無關,說明它發生時間更早,而且獨立於CTE的典型病理特徵。

論文作者還發現,炎症性小膠質細胞(大腦內的免疫細胞)的數量會隨橄欖球運動年限的增加而上升,此外,他們還在小膠質細胞與血管間發現一個潛在信號傳導通路,該通路或有助於解釋重複性腦創傷如何導致持久的大腦改變,或能指導探索未來的治療手段。

《自然》同期發表同行專家的“新聞與觀點”文章認為,本項研究結果顯示,重複性腦創傷本身會引起大腦細胞的長期改變,可能會在tau蛋白堆積前就導致早期症狀,雖然今後仍需在更大、更多樣化的人群中開展進一步研究,但最新發表的研究凸顯出保護年輕運動員的重要性,並為重複性腦撞擊導致的腦改變的潛在診斷和治療靶標提出新方向。


↑圖說:本項研究相關圖片顯示,接觸式運動對大腦造成最嚴重損傷的區域出現腦細胞損失(供圖)









 

 
  綜合新聞


獻上誠摯的敬意與祝福 中華民國正義社送愛 八德榮家住民樂開懷

喜氣洋溢溫馨滿堂 基隆市榮服處祝賀107歲榮民鄭金旺爺爺壽誕

「陳庭怡新秀創作個展」在鶯歌陶博館展現立體文字之美

基隆市安樂區役男抽籤宣導

2025 New Taipei Demo Day 11月6日盛大登場

邀請90歲榮民揮毫 高雄市榮服處紀念抗戰勝利文藝展盛大登場

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開幕 首日湧現參觀人潮

「全國電競青年錦標賽」報名開跑!
《特戰英豪》×《快打旋風6》同場競技 60萬獎金等你開戰


霹靂神龍護佑蒼生
太極門嘉年華展現世代共成長


3歲童鼠蹊部鼓包竟是「脫腸」!
醫:拖延恐危及生命
嘉基引進國際標準疝氣手術微創手術助小病患快速康復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