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
日本為核污染土“取新名” 命名為“復興再生土”希望將這類廢土再利用於全國各地公共工程
【記者林孟論/外電報導】日本環境省22日就福島核事故後產生的核污染土處置方案召開專家會議,計劃將放射性相對較低的核污染土命名為“復興再生土”,希望爭取日本民眾“理解”並接受將這類廢土用於全國各地公共工程。
2011年3月11日下午,福島縣附近海域發生9.0級特大地震,地震及其引發的巨大海嘯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堆芯熔毀,日媒消息,2015年3月起,福島縣開始將善後清理作業產生的核污染土移入縣內雙葉町和大熊町的臨時儲存設施,截至今年7月已存土約1411萬立方米。
日本環境省22日就核污染土處置方案召開首場專家會議,討論最終處理地的選址流程、從臨時儲存設施中取出核污染土的方法、安全運輸等技術問題。
依據日本法律,放射性水平過高而無法回收的核污染土應在2045年3月前在福島縣外處理掉,對於放射性活度不超過每千克8000貝克勒爾的核污染土,日本政府計劃加以回收,用於本國各地公共工程的填土等需求。
環境省官員22日在會上提議,將擬用於公共工程的核污染土命名為“復興再生土”,以爭取民眾理解,此前,日本政府曾計劃將部分核污染土用於東京都和埼玉縣的公園和廣場等公共設施,但因遭到附近居民反對而擱置。
今年7月以來,日本首相官邸和經濟產業省等政府機構將福島核污染土用於花壇等設施,為更大範圍地“再利用”核污染土爭取輿論支持。
↑圖說:日本核污染土(資料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