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新聞網
  PACIFIC DAILY NEWS 2025, 10. 9 AM 07:20 Thursday  臺灣‧台北
首頁新聞版面焦點新聞北台新聞綜合新聞綜合外電 Login
 
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2025, 9. 26  Edit this Page


大戰殘骸成野生動物家園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沒於海洋的彈藥及船舶殘骸


【記者林孟論/外電報導】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和《科學數據》9月25日夜間同時各上線一篇海洋生態學論文稱,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沒於海洋的彈藥及船舶殘骸,已成為野生動物家園。

《通訊-地球與環境》論文顯示,在波羅的海海床棄置的部分二戰彈藥上生存的海洋生物,竟多於在其周圍沉積物上生存的海洋生物,如果有一個硬表面的棲息地,部分海洋生物就能耐受高濃度的有毒化合物,該結果還揭示來自人類衝突的廢棄物如何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地,《科學數據》發表的一項繪製美國馬里蘭州一戰沉船艦隊地圖的研究,也得出類似結果信息。

論文作者說,這些廢棄彈藥為V-1飛彈的彈頭,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末期使用的一種早期巡航導彈,他們發現,這些彈藥上存在的海洋生物(平均為每平方米約4.3萬個生物體)遠多於沉積物上的海洋生物(每平方米約8200個生物體),其他研究也在該海灣的天然硬表面上記錄過類似規模的海洋生物豐度,水中的爆炸性化合物(主要為TNT和RDX)濃度差異巨大,從每升僅30毫微克到被認為對海洋生物有潛在致命毒性的每升達2.7毫克。

論文作者認為,與附近的沉積物相比,生活在彈藥硬表面的優勢超出了暴露在化學物質中的劣勢,他們指出,生物體主要發現於彈殼而不是裸露的爆炸性物質,推斷這可能顯示出生命體在努力減少它們對化學物質的暴露,不過,雖然這些彈藥目前是該海灣的一個重要棲息地,但用安全的人造表面取代它們有望進一步幫助當地的生態系統。

在《科學數據》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中,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美國杜克大學海洋實驗室DavidW.Johnston和同事合作,對目前位於美國馬里蘭州波托馬克河上錦葵灣、“幽靈艦隊”全部147艘船舶殘骸的高分辨攝影地圖,進行分析研究發現,這些船建造於一戰期間,但在1920年代末被人為燒毀和沉沒,它們的殘骸如今是各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場所,如鶚和大西洋鱘。

論文作者將2016年用無人機拍攝的整個艦隊的高分辨照片進行組合並創造了該地圖,他們認為,該地圖或有助於今後對該艦隊進行考古學、生態學和文化方面的研究。


↑圖說:當“幽靈艦隊”的殘骸相互交疊時,便形成了這種新型的人為影響棲息地(供圖)









 

 
  綜合新聞


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開幕 首日湧現參觀人潮

「全國電競青年錦標賽」報名開跑!
《特戰英豪》×《快打旋風6》同場競技 60萬獎金等你開戰


霹靂神龍護佑蒼生
太極門嘉年華展現世代共成長


3歲童鼠蹊部鼓包竟是「脫腸」!
醫:拖延恐危及生命
嘉基引進國際標準疝氣手術微創手術助小病患快速康復


南市府與中央合作積極改善急水溪淤積問題
提升區域防洪韌性


臺南問路店、借問站持續充電迎旅客
第一線服務在AI時代更顯人情味


2025未來科技獎農業唯一!
嘉大「淨零畜牧」技術提升雞隻生產效益實踐無抗、減碳永續養殖


張市長施政報告
市立醫院規劃三大院區「賦能合作」提升量能


2025 WIW 世界投資者週聯合論壇盛大登場

賀!合庫人壽蟬聯客戶信賴及數位金融獎!
推出網路投保旅平險抽戴資穎簽名球









 


 
社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八號六樓之一  總機:(02)87911588(代表號)
太平洋新聞網版權所有 © 2002 pacificnew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