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位於 - 綜合外電
|
AI巨頭掀起投資潮支撐美經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上調美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至1.8% 高於6月份的1.6%,強勁的AI相關投資是重要原因
【記者林璟坤/外電報導】德意志銀行外匯研究全球主管喬治·薩拉維諾斯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如果美國科技公司今年沒有大幅增加人工智能(AI)資本支出,美國經濟可能已陷入衰退或處於衰退邊緣”,人工智能支出或許已經成為支撐美國整體經濟的支柱,但他也對這一情況的後續發展表示懷疑,近段時間,美國AI巨頭企業頻繁宣布投資、建設計劃,一次次震驚市場,OpenAI、甲骨文公司和軟銀集團宣布,計劃在美國新建5座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以推進其雄心勃勃的“星際之門”項目。
美國經濟有賴於人工智能投資熱潮的表現愈發受到關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上調美國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至1.8%,高於6月份的1.6%,強勁的人工智能相關投資是重要原因,德銀也在報告中提到,人工智能超級周期可能有助於緩解當前衝擊美國經濟的負面需求(關稅)和供應(移民)衝擊。
“過去6個月,AI基礎設施建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了消費,在過去3個月中,輝達、蘋果、微軟等‘七巨頭’企業在數據中心等方面的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
然而,在科技投資激增對美國經濟產生連鎖反應背景下,AI泡沫破裂的擔憂也在困擾著美國經濟前景。
彭博社認為,越來越多行業內外人士懷疑,人工智能領域存在泡沫風險,可能重蹈25年前互聯網泡沫破裂的覆轍,OpenAI首席執行官奧爾特曼此前對部分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估值過高及投資者熱情過度的現象表達了擔憂,美聯儲主席鮑威爾9月17日的發言也提到了這一點,他認為美國存在“因AI建設產生的異常龐大的經濟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輝達22日宣布將向OpenAI投資至多1000億美元後,類似疑慮再次湧現,韓媒稱,懷疑者認為,獲得輝達投資的OpenAI轉而採購輝達圖形處理器(GPU)的“循環交易”模式正在助長AI泡沫。
OECD在報告中提到,預計美國年度通膨率將在2026年保持在美聯儲追求的理想目標以上,由於有效關稅稅率的提升以及政策不確定性持續上升,OECD將美國2026年的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下調至1.5%。
鮑威爾表示,美國經濟正面臨“滯脹式”挑戰,經濟增長和就業市場出現明顯疲軟,而通膨仍處於高位,這種“上下兩難”的局面使貨幣政策制定者面臨艱難抉擇。
↑圖說:美國德州阿比林,正在建設中的“星際之門”項目數據中心(供圖)
|
|
|
|